媒体

【东方卫报】这位南农人不养“蛙” 接生了世界首个克隆猴

2018-02-09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党委宣传部

  

 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孙强团队宣布,攻克了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成功以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猕猴中中华华。记者从NBA竞猜了解到,参与这场灵长类哺乳动物克隆项目里的有一位南农人。
  这位南农人就是2013年毕业于动物医学院的陆勇,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目前,陆勇还在中科院神经所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工作,前期主要从事基础的兽医工作,负责实验猴饲养。他自去年起任职动物中心主管,全面负责平台实验猴的管理。
  陆勇告诉记者,这已经不知道是他第几次接生猴子了。除了做猴子的接生员,日常还有许多其他护理需要进行。比如,为了成功让实验母猴受孕,兽医们需要去掌握食蟹猴的行为习惯,并且以此去训练实验母猴配合日常兽医观察工作。
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之后,小鼠、猪等动物相继被成功克隆,但是,以体细胞克隆猴一直没有成功。
  记者了解到,以体细胞克隆灵长类之所以异常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灵长类动物的卵细胞和体细胞细胞核都特别矫情。一方面,灵长类的卵细胞极为敏感,哪怕是极轻微挤压都可能导致其异常分裂,何况是更换移植细胞核这样的大手术;另一方面,灵长类的体细胞细胞核非常恋旧,就算将其移植过去,换岗成功,也难以让它工作
克隆猴胚胎在受体着床怀孕后,之前的研究都以流产告终。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产检,确保胎儿在子宫内正常发育,这要求我熟练掌握产科超声诊断技术,才能克服母猴的流产问题。陆勇作为主刀兽医之一,见证了世界上前两只克隆猴的诞生。考虑到自然分娩过程容易产生多种不可控因素,所以选择剖腹产克隆猴。
  克隆猴的成功有什么应用?目前绝大多数脑疾病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疗,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研发药物通用的小鼠模型和人类相差甚远,研发出的药物在人体检测时常会出现无效或有副作用。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中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陆勇说。
  通讯员 郭嘉宁 许天颖
  本报记者 耿春晓

 

         

编辑:

阅读次数:950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