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从可致:“天真”教授方真

发稿时间:2021年09月08日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作者:许天颖

方真就像一个大都市的隐士,他的工作生活状态是“科研、跑步、睡觉”三班倒、手机都不用,与同为教师的妻子陈敬妹安居在50平方米不到的教师公寓。

在NBA竞猜工作6年,这位“纯粹”的教授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在国际上却是大名鼎鼎。

日前,他刚当选了2021年度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该年度全球仅52位杰出科学家获此殊荣。这也意味着他在生物质水解、生物柴油生产、生物燃料合成纳米催化剂等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他每天除了跑步,便是完成世界著名的科技期刊Springer(斯普林格)系列丛书《生物燃料和生物炼制》的编纂。如今,方真已带领由他召集的全球顶尖专家编委,进入丛书第11部专著的撰写,他的梦想是,将其打造成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领域的《十万个为什么》。

梦想编纂出专业领域的《十万个为什么》

“你知道《十万个为什么》吗?我希望这套丛书,若干年后能成为我们这个专业领域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方真著书的初心,他将这套书打造为该领域的科学家、学生、政策制定者以及工程师们,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求助的“知识宝库”,并且在若干年后仍被经常提起和查询。

方真师从农业工程专家曾德超院士,毕业后做设计工程师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好的研究,不只是做出一套实验,而是要回过头来创新理论”。

在中国农业大学完成农业工程专业的本硕博学业后,方真相继获得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材料工程博士学位,和西班牙萨拉哥萨大学化工博士后学位,并获得欧盟居里夫人奖学金。如今,方真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深耕近30年,并且连续7年入选爱思唯尔能源领域高被引学者。

自2011年,方真将一大半精力投入系列丛书《生物燃料和生物炼制》的编纂之中。丛书内容包括与生物质生产、生物能源、生物燃料、生物制品有关的能源规划和政策、绿色加工技术知识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为了提升丛书的全球和交叉学科视野,创始总编辑方真召集两位美国工程院院士、4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一位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和一位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组成权威编委会。

事实上,从出版商反馈的电子版销售量来看,目前出版的10部专著,其章节下载量已达到18万次,4部专著进入斯普林格高下载书籍前25%,其中一部还获得了2020年“斯普林格-自然中国新发展奖”。

方真经常被喊作“魔法教授”,他研究的“生物质能源”就像“变废为宝的魔法”:将秸秆、草、木材等生物质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为各类能源。

“快速水解工艺”就是一项具有突破意义的“魔法”。通过在水中添加碳酸钠,使得木材生物质颗粒迅速升温,并且完全溶解形成“木材溶液”。在流动系统中,类似于液态石油的“木液”可以在液相中快速水解成糖或糖低聚物,这便大大推动了乙醇等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生产。

据方真介绍,传统的酶水解法通常耗时数天,而这一工艺将木材或秸秆溶解时间一下子缩短至0.7-2秒,木材溶液水解为糖的时间也缩短至几秒到几十秒,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将木质纤维素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广阔产业应用前景。

“炼丹炉”里打磨的不仅是学生

丛文杰,工学院生物能源研究组博士生,NBA竞猜2020年校长奖学金获得者,这个同学眼里的典型学霸,回忆起3年前刚入“方门”,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做‘学渣’就好”。

丛文杰学的是农业机械,之前不接触化学课,博士阶段确定了生物柴油的研究方向后,她需要每天与化学实验打交道。

一开始实验进展很不顺利,前半个学期,丛文杰的实验没有一次成功,她开始将每一步实验拍成照片,按照顺序从头整理,并且在实验报告上注明哪一步做不出来、仪器是如何操作的、期待达成的实验结果为何。这样的邮件,方真的邮箱里每天都能收到一封。

就这样“死磕”了3个多月,一天晚上,10点多,丛文杰第一次得到了实验期待的现象,她迫不及待地写邮件告知方老师,让她没想到的是,兴奋劲儿过去之后,正准备收拾设备回家时,方老师居然出现在了实验室门口,专程赶来向她道贺,并带着她一起梳理了整个实验过程,此时已是晚上的11点多。

“实验小白”被手把手带入了学术殿堂,丛文杰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乐,可接踵而来的,却是堪称痛苦的论文历练。

半年后,丛文杰向方真交上了一份自认为还说的过去的研究论文,打算投稿。可没料到,方老师回复她,“这就是一份实验报告,哪里是论文!”

受挫后的丛文杰安静下来,思考方老师给出的3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别人围绕这个做了什么?你的研究比别人好在哪里?”

这3个问题从论文的突破与创新方面提出了不可谓不高的要求。丛文杰将论文框架全部打翻,深度修改后,再次发给方老师。

方真这次依然没有给出肯定的回复,而是抛出了有关研究的若干细节问题,再次打回修改。

这一次,丛文杰感觉有点“崩”了,周围的同学陆续都有不错的成果见刊,而自己在研究却还一筹莫展、难免心态焦虑。

“当时的感觉就像孙悟空落入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丛文杰说,自己不过就是想有篇成果顺利毕业,导师的要求实在有些苛刻了。

方真察觉到了丛文杰的情绪,把她喊到身边,道出了自己的考虑,“我们要的不只是一篇毕业的论文,而是一篇真正对领域、对行业有推动意义的论文”,并继续启发丛文杰,“如果你的论文都不能感动自己,又如何感动得了编辑、审稿人和作者?”

这番话让之前一心想要跳出“炼丹炉”的丛文杰,放平了心态,埋下头来,继续修炼。让她没想到的是,第3版论文上交后,方老师对框架和内容给予了肯定,但对于英文论文的某些写作表述方式,依然不满意,竟逐字逐句地亲自修改。

即便是下了这番功夫“磨”出的论文,投刊之后再次被打回,编辑不停质问,创新点何在?应用性何在?

丛文杰只能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地按照要求,与方老师细化讨论、修改完善。“最后改到实在无话可说时,我接到了论文被接收的消息”,丛文杰说,那一刻,内心没有预想的狂喜,更多的是平静。

丛文杰“上岸”了,但更多的学生还在历经“炼丹炉”式的捶打,在方真研究组,每隔一周的组会、每周一次的一对一师生会面是“雷打不动”的,方真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科研进展、及时廓清科研过程中的疑惑,并手把手地教会学生科研写作的规范,当学生感到压力大的时候,方真还会带着他们一起去操场跑步。

回望“炼丹炉”的互动过程,丛文杰悟出了,这一过程打磨的不仅仅是学生,作为教师的方真也身挑重担,这番“并肩作战、共同努力”的体验让丛文杰看到了“师者之大”,她期待毕业后也能投身教育事业,陪伴学生一同“闯关”。

“格格不入”的教授刮起新风

在工学院,生物能源研究组隶属于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是农业工程下属的二级学科。院长汪小旵坦言,长期以来,“重工轻理”的倾向,加之学科本身的前沿、交叉性较强,农村能源领域方向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2014年年底,方真投来了简历。为了体现招贤纳士的诚意,几顾茅庐之后,学院和方真商议引进,和兄弟高校相比,待遇算不上优厚。

没想到的是,方真一口就答应了,“能推动科研、做强专业就行”。

来到南农后,方真“科研、跑步、睡觉”三班倒的生活,与工科教授们平日里风风火火“拉项目、跑会议”的节奏“格格不入”,但不知不觉间,一股新风却在学院悄然刮起。

“晚上10点以后,亮灯的实验室越来越多了”,大家发现,潜心科研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彼此交流研讨的氛围也越发浓厚。

生活上,方真则是个十足的“甩手掌柜”,科研之外的事情,全部交给陈敬妹老师打理。陈老师,既是他最为信任的科研助手,也成为了他和外界往来的“纽带”。6年过去了,夫妻俩安居在50平米不到的教师公寓,从未向学院提过物质方面的任何要求。

30年如一日的潜心深耕,强调研究要对领域和行业有所推动,沉醉于著书这样的科研公益事业,这些正是方真教授身上展现的独特人格光芒,正所谓,天真从所致,心无旁骛、从心所欲,方能格物致知。



编辑:

阅读次数:1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