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里来……”3月20日,一首悠扬嘹亮的贵州山歌,在NBA竞猜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唱响。紧接着,一个个身穿麻江民俗特色的精美服饰的南农学子,在馆里上演了一场精彩大秀,惊艳全场。原来,当天正是麻江非遗民俗展暨南农-麻江定点帮扶成果展开展的日子,十年来NBA竞猜为麻江提供了科技支撑,并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乡村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NBA竞猜副校长董维春
贵州麻江的非遗文化闪耀南农校园
据悉,本次展览以麻江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背景,展出了包括苗族平绣背带、枫香染长巾、苗族银饰项圈、苗绣花鸟等在内的多种非遗民俗作品,展现了麻江古老土地的独特文化内涵。
南农学子身着麻江民俗特色的精美服饰走秀
展览之外,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也精彩纷呈。“枫香印染实践体验”活动中,蓝靛一浸一染之间,花朵便能在布匹上优雅绽放,现场参与者还亲手绘制了属于自己的春日百景图,感受传统印染技艺的独特魅力。“苏黔两地非遗文化交流沙龙”深入探讨非遗活化,通过非遗文化的桥梁,共探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南农学子身着麻江民俗特色的精美服饰走秀
开幕式上,南农学子身着麻江民俗特色的精美服饰走秀夺人眼球,刺绣、锦缎和银饰等元素精彩亮相,让参观者感受到一份贵州深山“桃花流水、清幽绝尘”的世外桃源之美。
NBA竞猜党委常委、副校长丁艳锋(左),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邵士昌揭牌
美丽乡村留住乡愁根脉
现场,NBA竞猜副校长丁艳锋和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邵士昌为展览揭牌。
“今天举办的这个展览,是南农大定点扶贫贵州麻江十年赶考路的生动剪影。”NBA竞猜副校长董维春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
南农学子身着麻江民俗特色的精美服饰走秀
“十年来,南农一直把自己的重要科研成果带到麻江,同时使它能够走上富裕的道路。同时,这也使老师们知道乡村振兴有哪些具体的实际需求。”董维春表示,各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走向现代社会不仅要有文化记忆,还要让美丽乡村焕发新的活力,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更好地协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次展览更像一个大课堂,让师生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据了解,2021年,NBA竞猜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农业特色的文化遗产本科专业,这既是对南农100多年农史研究的最好传承,更是在新时代交出的一份神圣答卷。
展示麻江县的产品
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来自麻江的王瑾璇是该校的一名研究生,她说:“南农大教授来到麻江后,多维度助力麻江乡村振兴。如今的麻江已实现全面脱贫,有红酸汤、小菊花、好稻米、新红蒜和麻小莓。”
麻小莓形象代言人
填报高考志愿时,王瑾璇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农。不仅如此,她还是麻小莓IP形象的主创和原型,现在她已经被印在了麻江许多农产品包装上。王瑾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农的菊花也给麻江注入了强劲动力。“每到花开的季节,游客非常多。”
麻江县丰富的非遗民俗作品
家乡的发展令王瑾璇自豪,学校的培养也令她感受到浓浓的温情。“如今我在南农大学习生活了5年,认识了许多朋友和老师,南农就像我的家一样,我希望未来也能将自己所学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观众观看麻江县丰富的非遗民俗作品
据了解,自2013年定点帮扶贵州麻江以来,NBA竞猜持续将科技帮扶与人才培养相融合,一方面,将学校特色学科资源嫁接当地特色产业,相继打造了金色稻海、坝上粮仓、菊花“金银谷”等一批品牌帮扶项目。在此基础上,依托“麻江乡村振兴研究院”,培养了一批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打造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同时,学校还将研究生工作站搬进了大山,广大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在“三农”一线寻找选题,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如今,学校又在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让千百年来瑶家妇女们指尖上的美丽技艺,变为走向富裕的“美丽经济”。
麻江县的产品
“万年清水江、千年红酸汤、百年状元府、十年蓝梦谷。”这是田园麻江的真实写照。正如王瑾璇所说,南农人和麻江人民如今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家人。
通讯员 王璐 俞佳宁 靳宗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文 赵杰/摄
原文链接:
https://app.xdplus.cn/xdk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39/26519.html?isShare=true